我院完成全市第一例左心耳封堵術
發布時間:2021-10-27 來源: 作者: 點擊數:次
近日,我院心血管內科聯合麻醉科、超聲科、影像中心介入室等多個科室進行多科協作,為一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成功實施了自貢地區第一例左心耳封堵術。 劉奶奶在接受左心耳封堵術以前,已經被房顫疾病折磨了5年多。為了治療,劉奶奶長期奔波于川渝地區各大三甲醫院。近年來,在規律服用抗凝藥物后又出現了反復出血的情況,給她帶來極大的生活困擾和心理壓力。在聽說我院心血管內科在治療房顫方面經驗豐富后,去往醫院診療。 內大科副主任鐘德超為該患者進行了詳盡和全面的??茩z查,明確了劉奶奶為非瓣膜性房顫。但相關危險因素評估提示,劉奶奶有極高的栓塞風險及出血風險。 入院后,針對患者的病情,醫院領導和醫務科多次組織心血管內科、超聲科、麻醉科和影像中心介入室等多個學科會診討論后,決定對劉奶奶采用左心耳封堵術預防卒中。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麻醉科實施精細化的全身麻醉,超聲科仔細完成經食道超聲檢查,在華西胡宏德教授的指導下,市一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曹文齋帶領的心內科介入團隊為劉奶奶實施了左心耳封堵手術。術中,在房間隔穿刺成功后行左心耳造影檢查,精準測量左心耳深度及其基底部寬度,選擇匹配的WATCHMAN封堵裝置并推送至左心耳內,食道超聲引導下精準定位符合“PASS”原則完美釋放封堵器,再次左房造影未見明顯殘余漏。 一個半小時的多學科精細協作,劉奶奶手術很成功,現在劉奶奶已經康復出院。 我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曹文齋介紹道,對于房顫患者而言,發生中風、肺栓塞、心衰的概率都比較高。房顫就好比一個定時炸彈。吃藥-查血-吃藥-查血...無休止的循環就是房顫患者的寫照。但是,令他們更苦惱的是,吃藥,有出血的風險;不吃藥,有中風的可能。針對這個糾結的問題,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左心耳封堵術,為廣大患者和醫生帶來新的治療思路。 左心耳封堵術,是專門針對不能耐受抗凝治療以及規律抗凝治療仍出現心源性腦卒中的患者而提供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案。這是一項微創介入治療方式,通過該治療手段,最終達到為房顫患者從源頭上為解決中風風險的目的。這例左心耳封堵術的成功開展為我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拓展了視野,精進了技術,鍛煉了團隊,指明了方向,為我院心血管內科今后獨立開展該項新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最新動態
![]() |